顺铂(cisplati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但其使用常伴随着包括肾毒性在内的多种副作用。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与顺铂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约30%患者因顺铂的肾毒性而中断治疗。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的亚型IDH1在维持细胞氧化状态的氧化还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IDH1-R132H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顺铂是否会在携带IDH1-R132H突变的个体中引起更严重的肾毒性尚不清楚。深入探究顺铂诱导的肾毒性机制,并研究IDH1-R132H突变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氧化应激加剧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从而促进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AKI)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赖坤美博士等为第一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许艳芳教授和中国香港科学园肿瘤学及免疫学中心Tak W. Mak为共同通讯,在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中科院1区top)发表了题为“The IDH1-R132H mutation aggravates 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by promoting ferroptosis through disrupting NDUFA1 and FSP1 interaction”的合作研究成果,研究通过RRBS等分析揭示了IDH1-R132H突变通过破坏NDUFA1和FSP1相互作用促进铁死亡,从而加重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详细探讨了IDH1-R132H突变在顺铂化疗中对肾脏毒性的影响,并揭示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深圳易基因科技为本研究提供DNA甲基化RRBS和对应的转录组RNA-seq技术服务。
标题:The IDH1-R132H mutation aggravates 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by promoting ferroptosis through disrupting NDUFA1 and FSP1 interaction(IDH1-R132H 突变通过破坏 NDUFA1 和 FSP1 互作促进铁死亡,从而加剧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发表时间:2024年9月22日
发表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影响因子:IF 13.7/1区
技术平台:RRBS、RNA-seq(易基因金牌技术)
本研究结果揭示IDH1-R132H突变加剧了肾小管中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功能障碍,使肾脏更容易受到顺铂诱导的铁死亡影响。IDH1-R132H突变增加Ndufa1启动子甲基化,从而抑制NDUFA1的转录和翻译。这种抑制破坏了NDUFA1与FSP1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其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的抵抗力。进而导致活性氧(ROS)积累、脂质过氧化发生,促进铁死亡,从而引发急性肾损伤。总之,这项研究阐明了顺铂诱导的肾毒性新机制,并为携带IDH1-R132H突变的肿瘤患者个性化治疗策略发展提供了宝贵见解。